top of page
搜尋

長洲太平清醮——全球十大古怪節日

陳安生

(圖:Hopetrip)


十九世紀末長洲發生瘟疫,不少人染病死亡。居民到長洲北帝廟舉行醮會,並齋戒三天以示尊敬,疫症才得以消失。自此長洲每年均舉行太平清醮,以超渡亡靈及祈求平安。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洲太平清醮更因其獨特的色彩,而獲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選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



與別不同的習俗


擇日

太平清醮的日子是由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的正總理在農曆正月上旬於長洲北帝廟杯卜決定。


在2001年,當年正總理卜中四月初八為醮日,亦是佛誕公眾假期,值理們趁機向北帝請求把太平清醮的日子永遠定在農曆四月八日,獲得北帝答應,自此以後太平清醮的日子就定在四月初八,無須每年以杯卜求問。


飄色

一開始,長洲居民將供奉的神像抬出來巡遊,在島上的主要街道上走一圈,以示諸神祝福蔭庇島上居民。直到1930年代,從廣東佛山引入了飄色巡遊。小孩裝扮成古今人物或傳說中的角色,站在附有支架的手推花車上,每輛花車都有一個獨立的故事主題。


隨著香港的政治、文化和社區生態的變化而轉變,主題往往緊貼當時的政經議題,例如諷刺時弊、流行文化如電視劇等的內容,以吸引觀眾,引起媒體的關注。


現時會景巡遊的隊伍仍舊以神祇的神龕為首,隨後為飄色車隊,還加入了牧童笛隊、土風舞隊、銅管樂隊等,令巡遊隊伍更加多采多姿。




(圖:carrieho)

搶包山

祭祀亡魂用的平安包,也演變成「搶包山」活動。根據傳統習俗,三個「包山」在北帝廟前,用竹棚搭成。搶得越高的包能獲得更高分,出現你爭我奪的場面。可是,1978年5月發生包山倒塌事故,「搶包山」於翌年開始停辦。


在2005年起恢復舉行「搶包山」。所用的包山轉為另外搭建,並非祭祀所用的三座包山。復辦後的「包山」改為以鋼鐵支架取代竹棚搭建,自2007年開始由真包子改為塑膠製成的仿真包。這活動更改名為「包山嘉年華」,並同時舉行國際接力邀請賽。有來自本地和海外的隊伍參加。翌日派發平安包予各街坊,每人可獲派6個,派出數量達25,000個。




(圖:Hopetrip)


齋戒

慶典長達整星期,打醮期間必需禁止殺生及進行齋戒,使肉體和精神上潔淨。根據傳統習俗,太平清醮時期全島居民都必須吃齋菜,食肆亦不能供應肉食。但現時只有島上的約八成的食肆包括連鎖快餐店會遵照齋戒傳統,其他食肆因為經濟緣故,破戒出售葷菜


產品

長洲太平清醮在旅遊業的推廣及贊助商的支持下,出現了商業化的現象。長洲很多商店都將具特色的平安標誌作為商品,推出了平安扇、平安鎖匙扣、平安咕臣及平安環保購物袋。平安包更衍生了多款味道,刺激遊客消費。


傳統和經濟的角力


太平清醮定於佛誕,除了作為本地遊客一個假期消遣節目,對長洲居民而言,太平清醮本是一項傳統節日,但經歷轉型後成了旅遊節目。長洲小食店、旅館、零售店,在這一星期都生意額大增,為長洲居民開拓了額外的收入來源。


在經濟效益上,有人認為傳統應該與時並進,而這種轉變可以吸引遊客、促進經濟,同時亦令宗教儀式和傳統得以延續下去。但是,亦有人認為長洲太平清醮經已變質,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在著重商業發展的香港,很多傳統文化都因為缺乏資金和年青一代繼承而面臨失傳的危機。可是,若單單是為了引入資金和吸引下一代而作出翻天覆地的改變,也令傳統變質,當中如何平衡值得我們深思。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2020年)。〈長洲太平清醮〉。

翁宅人。(2013年)。〈長洲太平清醮—文化保育與承傳〉。

Carrieho。(2019年)。〈飄色會景巡遊〉[相片]。

Hopetrip。(2015年)。〈2015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相片]。

香港浸會大學。(2019年)。〈香港傳統工藝:長洲飄色巡遊〉。

黃偉倫(2019年5月5日)。〈【太平清醮】長洲八成食肆將守齋戒 尼泊爾人餐廳菜式停用蛋、肉〉。《香港01》。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