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舌尖上的花樣年華 —— 港式扒房

李凱甯 撰


梁潮偉和張曼玉鋸扒調情一幕,為不少港產片迷津津樂道,周慕雲和蘇麗珍後來怎樣了,我們從電影裡略知一二;那間餐廳後來怎樣了卻鮮有人知。當年的取景地金雀餐廳現已改名並搬至樓上舖,樂意、金都、加勒比,一間間老牌西餐廳被時代的洪流沖散,關於港式扒房的零星記憶,大家又記得多少?



豉油西餐的香港情


太平館為港式西餐廳的雛形,創辦人徐先生由廣州南渡至港,經典菜式包括瑞士雞翼及燒乳鴿。香港七八十年代經濟起飛,市民的消費力日益增加,鋸扒文化逐漸興起。港式西餐廳在傳統西餐加入中式烹調方法,例如以豉油醃肉、用中式鑊煎扒,或以茄膏代替紅菜頭煲羅宋湯,煮出獨一無二的「豉油西餐」。

人稱「阿叔牛扒大王」的林先生於1969年創立金鳳大餐廳,兩位女兒 Mary(右) 及 Noble(左) 決定接手業務,是出於對爸爸的愛,亦為了延續街坊心中的集體回憶。每一道菜均蘊藏著地道的香港味,除了足料的羅宋湯外,最受歡迎的當然是鐵扒餐。牛形鐵板上放上大件夾抵食的牛扒及薯菜,兩姊妹堅持席前淋汁,鐵板滋滋作響,冒出白煙,氣氛一流。


我們現在想吃一頓大餐,不愁沒選擇,但所懷緬的人情味,還是在金鳳那樣的舊式扒房才能嚐到。從鐵板的熱力、餐廳的氣氛,到老闆的噓寒問暖,皆充滿溫度,炊煙四起,非連鎖快餐店可比擬。兩姊妹憶述當年英國瘋牛症導致人心惶惶,爸爸便托著整件牛扒進行 talk show,講述牛扒的來源,小店頓變成舞台。「爸爸見外面有人排隊,也會叫他們擠進來一起聽,有時侯更會一日做兩場。」可惜當時科技不發達,只能靠口耳相傳去感受那片和樂融融的氣氛。



兩姊妹一直秉持爸爸「人人食得起的港式扒房」的理念,不少熟客由讀書時期起開始光顧,現在帶著兒女回來,分享記憶中的味道。 妹妹 Noble 分享曾經有情侶到太子總店拍婚紗照,相信金鳳在他們的關係中佔了重要的一席,港式扒房富有情調,的確是昔日拍拖的好去處;更有街坊特意到店內送他們嫁女餅、過年時派利是,念及的就是那一份情。


港式扒房的去或留


現實往往不如電影夢幻,即使客似雲來,收入卻常常趕不上飆升的租金;兩姊妹均表示與業主關係良好,太子總店一租便是五十一年,慶幸沒有不合理的租金加幅。然而港式西餐大勢已去,無疑是眼前的一大難題。路不轉人轉,金鳳大餐廳近年積極年輕化,於D2 Place 及中染大廈等地開設分店。



Mary 不認為「老字號」是包袱,但在求新求變的過程中,的確需要打破框框的勇氣。她們在新分店的裝修上保持懷舊的氣氛,將舊有的元素以新潮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出品方面,除了T骨扒、西冷牛扒等經典菜式,金鳳引入了美國較上乘的扒類,以港式的做法作包裝,一方面保留金鳳的特色,一方面吸引年輕人;她們亦設立臉書及Instagram,望年輕人能更認識金鳳這個招牌。


Mary 多次強調:「我們是懷舊,不是殘舊。」兩者只是一線之差,我們這一代習慣了棄舊迎新,然而新舊之分,又該由誰來定義?半世紀以來懸掛於太子荔枝角道的「金鳳大餐廳」招牌,早前因違例而被迫清拆,她們都大感可惜,Mary 表示:「除非政府帶頭保育,否則很多舊街道、舊建築都難以保留,只能靠影相和拍片。」


結語


港式扒房是文化的載體,社會變遷乃自然現象,文化逐漸消逝亦如花開花落的常態。那麼當最後一間港式扒房落下捲閘,這種飲食文化正式被寫進歷史時,我們又該懐揣著怎樣的心情,告別心目中的花樣年華?


參考資料


鄭栢禮:《金鳳情長 —— 一家適合三代同堂的港式扒房》,香港:企理 - 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19。

《我們香港變幻時》,TVB,香港,2018。


相片來源

《花樣年華》,王家衛導演,梁朝偉、張曼玉、潘迪華主演,春光映畫,2000。

金鳳大餐廳臉書專頁

香港經濟日報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