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大澳舊業:鹽業、漁業、蝦醬業

林康浵 撰


香港地理環境除了適合孕育豐富種類的海產,在古時亦盛產鹽。大澳、后海灣、屯門、九龍城及吐露港等的河口泥灘區域均是當年香港的產鹽基地,可惜已不像修復的鹽田梓,香港大多鹽田只剩下遺址,包括大澳的泰生、天生及達安鹽田。


清朝乾隆年間,政府著力發展鹽業,在大嶼山及大澳島之間築起堤圍,把大嶼山沿岸淺灘變成鹽田,這大規模的工程奠定了大澳日後的聚居和水道分佈的形勢。鹽業曾盛極一時,然而大澳的製鹽業在1950至1960年代日漸式微,很多鹽田轉變為養魚塘、農田或用於興建房屋,甚至被棄置。



1970年代,香港周邊水域的漁量驟減,導致漁業衰退,大量居民均移居到市區工作,導致大澳人口開始下降。隨着珠江口的漁場資源枯竭,大澳漁船的數目由50年代的510艘逐漸下降到80年代的108艘,只佔全港2-3%。直至2006年的數據,只剩下約29艘漁船停泊在大澳,可見現時大澳漁業衰落的境況。漁民現時大多轉行經營白海豚觀賞團以維生,亦會販賣加工海產。



除了魚產,當年居民亦會利用近岸作業的漁船,以拖網的方式捕撈梅蝦。撐梅蝦於70年代前已用作日間捕撈活動;盪梅蝦和撬梅蝦80年代才開始用作夜間捕撈活動。80年代是蝦醬業的全盛時期,共有十數間蝦醬廠,分銷到全大中華區,但今天只剩下鄭祥興和勝利兩間蝦醬廠留守在大澳。到2012年,香港水域禁止進行拖網捕魚網蝦,沒有了本土銀蝦(梅蝦),本地蝦醬匠人強叔及平哥只能跟陽江、台山等大陸地區廠房合作,向他們提供技術及鹽蝦比例配方要求,由他們負責捕蝦,醃製,把發酵好的半製成品送來大澳,再由大澳蝦醬廠磨滑曬乾及包裝。



大澳橫水渡

現時,香港唯一一條用人力搖櫓推動舢舨的橫水渡航線只剩下元朗南生圍;但在大澳的橫水渡被淘汰前,大澳居民仍使用這種歷史悠久而獨有的交通工具。橫水渡是一隻無動力大舢舨,依靠人力拉動繩纜,當年由女船伕以人手拉動兩邊繫於岸上的繩索,使平底小船移動到對岸,到五六十年代則使用搖櫓舢舨。後來為了便民,於1996年建成鋼製的步行橋,取名為「繩橋」——主橋築於原橫水渡航線下游少許位置,大澳的橫水渡便徹底被步行橋取代。



大澳文化工作室

於2001年6月開幕,由黃惠琼推動民間自資籌辦,黃惠琼本人自行管理。文物工作室本身是一座百年老房,放滿了昔日大澳居民的生活用品,嬰兒櫈、大酒酲、樁臼等,房內亦擺滿碗碟枱凳、油燈麻籃,館內的展品大多是由居民捐贈及在大澳的空置房子和泳灘執拾。大澳文化工作室透過帶領本地生態團維持營運,但最終於2016年7月,因業主重建舊居而閉館。



大澳鄉事委員會歷史文化室

文化室展出多項大澳的文物,包括以往漁民的用具、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一些已被拆毀的古建築樑柱等,讓公眾了解過去大澳村民生活。



直至現今,我們仍可以從大澳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種種往昔的痕跡。走過大澳的街道,會看見人們圍著烘瀨尿蝦乾、黃花魚子的小檔攤,旁邊擺賣各種魚乾、蝦乾、花膠;走進棚屋內,則可以看見老一輩仍以大澳獨特的方式保存海鮮,架起大鑊鹽爆魚肚,一陣海鮮的焦香味撲鼻而來。到了碼頭,可以看見曾為漁民的白海豚導賞員,帶著男女老幼,尋找白海豚的蹤跡。也許大澳的產業從沒有衰落,而是生生不息,轉換不同的姿態,繼續撐起大澳人。



參考

〈大澳往昔〉。《大澳文物酒店》。

梁美儀( 2019年11月)。〈波波教授演講廳:香港鹽業歷史的啟示〉。《明報》。

〈大澳海域的漁業文化特色〉。《旅行家》。

譚貴鴻(2016)。〈大澳文化工作室七月閉館 創辦人琼姨盼另覓場地 繼續守護大嶼山〉。《香港01》。

李維安(2016)。〈取代昔日橫水渡──大澳涌行人橋〉。《孤芳集》。

何明新(2018)。〈猛料阿Sir講古——橫水渡〉。《頭條日報》。

陳天權。〈大澳水鄉與二澳農村〉。《百寶圖》。

Comments


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