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活化下的中環街市

黃暐棟撰寫


歷史


中環街市前身是「廣州市場」,約位於皇后大道中與嘉咸街交界,為早年的中環華人居民而開設,因為英軍在1841年佔領港島後,需要在港興建各種設施。面對著大量華人工匠及糧食商販的湧入,及為迎合港島區迅速增長的中國人口對市集的需求,廣州市場便在1842年6月10日於現址南面的地方開設。因此,中環街市一直是中西文化及新舊交替的匯聚點,且至1858年遷至皇后大道中93號及德輔道中80號現址,建成第一代中環街市建築。



第二代中環街市建築則在原址重建,於1850年落成,因為當時太平天國運動引發了另一浪華人逃難潮,大量華人湧入香港。由於本港人口急劇增長,大眾對市集的需求亦因而上升。因此擴建了第二代中環街市,它是屬於維多利亞式房屋設計,樓高3層,中央設有塔式建築。第三代中環街市建築於1889年開始興建,並於1895年落成。大樓由兩座兩層高及中間相連的建築物組成。建築物的外牆是由紅磚砌成,附有花崗岩石材裝飾,樓高4層。第四代中環街市則於1939年建成,是現代流線風格的建築例子,大樓的特色是簡單的橫向線條。整個建築設計以實用功能為主。大樓樓高四層,可容納255個檔戶,當中設有露天中庭。位於地下的鷄鴨枱及鮮魚枱率先開業;二樓市售賣肉類,三樓則賣蔬菜、水果,香港日治時期曾一度改稱中央市場。



在1889年,中環街市改造成半山自動扶手電梯系統的一部分,面向德輔道中的立面被拆卸,並加裝由地面至二樓的扶手電梯、升降機、樓梯及公共洗手間等設施。部份檔位被拆後用作商舖及公共通道。於1994年,部分的中環街市改建作中環購物廊,成為半山自動扶梯的起點。


2003年3月中環街市大部分地方正式停止運作,剩下二樓24小時通道和中環購物廊。1990年獲古物諮詢委員會列為三級歷史建築。中環街市大樓最終在2009年正式宣布活化計劃,在2017年10月正式開始進行活化工程。


建築風格


中環街市採用了包浩斯風格的設計,負責設計中環街市的是當時的工務署,全是由英國的建築師及工程師組成,緊貼當代的英國及國際建築風格。包浩斯最突出的思想之一是「形式源於功能」。 在簡單的建築用語中,建築及其構件的設計必須以功能為原則,捨棄不現實的雕刻和裝潢,努力以建築形式忠實地表現其功能特徵。 中環街市是4層的長方形建築,角落稍圓,1樓到3樓是市場和辦公室,4樓是作為員工的臥室和辦公室使用。本實用新型外牆設計簡單,沒有多餘的裝潢,外牆周圍只有一排窗戶牆,東、西兩側有日光浴和防雨罩。 窗壁的應用不僅突出了中環街市的建築風格,還具有使周圍環境、光線變得更加實用的功能。 整個建築中間有一個長型中庭,不但能改善市場的人流,還能改善自然光和氣流。 這個院子使市場更加熱情,街市的梁柱採用鋼筋混凝土,設計簡單靈活,可以與市場環境和內部活動相一致。


總括而言,中環街市整體的建築設計從市場功能的角度來看,所有細節都符合其特定功能要求。 中環街市設計是一座以形式為功能,體現包浩斯風格的建築。



中環街市的活化過程與爭議

中環街市的保育及活化項目,多年來一直為人詬病,主要原因是街市地皮糾纏在「賣與不賣」的爭議之中,決定保育後又遭到司法挑戰,保育設計一改再改,拖延動工時間令到工程造價升完再升。可幸,經過一輪的風波後中環街市能夠以還原整固為主的保育活化工程終究完成,但歷時已近20年在2021年的8月才能完成。


「城市綠洲」


2011年,市區重建局為「城中綠洲」活化方案公開招標,並選出“AGC Design”負責項目。2013年7月,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活化項目,更批准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由原來的23米增加至40米,又准許在中環街市大樓頂加建一個稱為「漂浮綠洲」的大型玻璃屋。不過這決定遭市民入稟高等法院作司法覆核。事件一直拖至2015年,項目傳出工程成本越拖越貴,估計超過10億元,超出最初預算一倍。當時發展局曾要求市建局停止「飄浮綠洲」設計方案,改以簡約活化以節省開支,而在爭議同時,項目又引發一輪「補地價爭議」。到了2016年,當估算造價高達15億港元之際,市建局終於叫停項目令該計劃胎死腹中。幸好項目被叫停,否則該計劃會破壞「保育」和「活化」的初心以及破壞中環街市原本的外貌。2016年9月,最初的活化方案被推倒重來,市建局董事會通過6億元簡約方案, 放棄「漂浮綠洲」計劃,改以只作加固地基及加裝消防系統的方式完成活化保育。


香港的保育工作落後?

香港政府一直以來進行過不同大大小小的建築保育和活化工程, 但是效果一直也備受各界爭議。不少建築活化後都變成了商業主導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角色,就例如「元創方」,昔日是已婚警察宿舍如今卻變成了商店。而且大多的保育活化建築都過於設計主導,很多設計師往往就會在建築的設計上做不少的改動或者會加建新的建築。就例如中環街市最初的「飄浮綠洲」,設計師原本打算在中環街市大樓頂加建一個大型玻璃屋這完全令到主建築變成了陪襯品,是錯誤的保育方式。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保育副教授 – 李浩然表示「 你要作出改變,或者新加一些東西,必須配合活化後的建築物新功能的需要,如果純粹為了設計而不是真正有需要,那便不符合了」


中環街市保育稱得上是成功嗎?


中環街市在活化後有不同的商鋪進駐,包括了100多間零售店鋪和餐廳,還有約1000平方米的綠化休憩空間以作舉辦藝術展覽,表演等文化活動。 從這項活化活動中做得好的地方就是在活化的過程當中有向不同的持份者了解他們的需要,而大眾的意願都希望引入本地小店而拒絕連鎖店進駐以及有公共綠化休憩空間。而結果有目共睹,街市大部分也是本地品牌和文青小店。 另外這個項目的保育方案下街市的結構、外貌以及內部樓梯等建築都得以保全。 不足的地方只是現時的中環街市內太多餐飲設施,欠缺街市的元素讓人感覺根本沒有街市的感覺。若然能夠添加多一點街市的元素例如不同的食材店和超市就更能體現保育和活化的成果。


圖片來源:









Comments


Post: Blog2 Post
bottom of page